銷售,創造了企業今天的利潤;營銷,則從市場需求為出發點,構建一種不斷滿足顧客需求的有效機制,以創造企業的未來利潤。所以,管理宗師彼得?德魯克說:某些銷售工作總是需要的,但營銷的目的就是要使銷售成為多余。放眼國內及全球,在今天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成功企業所從事的營銷不正是這樣的體系嗎?
(一)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本質
銷售(Selling)指企業在目前的業務基礎上,將產品及服務推銷給客戶。銷售認為,組織必須積極從事銷售和促銷活動(如訓練銷售技巧良好的銷售人員、設計激勵銷售的獎金制度、建立良好的銷售人員管理制度等),才能達成企業的業績,因此,銷售活動的焦點基本是為了達成企業今天的業績,賺取“今天的利潤”,而對于未來的考慮,則微乎其微。
營銷(Marketing)考慮的是如何通過建立一套體制來對應環境的變化及顧客需求的變化,其中心思考點在于持續滿足顧客變動化著的需求,以獲取“明日的利潤”。企業透過銷售累積了今天的利潤,但不能確保能獲得明天的利潤,企業為了明天的利潤,不斷摸索、探求,追求持續成長,這就是營銷扮演的角色。很多企業在追求永續經營,很明顯,唯有做好營銷才能使企業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二)兩者既統一,又對立
營銷(Marketing)的**目標是使銷售成為多余。營銷的中心思考在于創造一個能銷售的體制。德魯克說:“可以設想,某些銷售工作總是需要的,然而,營銷的目的就是要使銷售成為多余,營銷的目的在于深刻認識和理解顧客,從而使產品或服務適合他的需要而形成自我銷售,理想的營銷會產生一個已經準備來購買的顧客,剩下的事就是如何使顧客很方便地得到產品/服務……”這段話的意思是指:好的營銷能促使日常銷售業務變得異常輕松,因為在營銷的理想狀態下,客戶會處于預備購買狀態下,剩下的銷售工作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所以說,銷售只不過是營銷冰山上的頂點。當索尼設計了隨身聽,當任天堂設計出**電視游戲機,當豐田企業推出凌志轎車時,他們的訂貨多得應接不暇,因為他們在大量營銷工作的基礎上設計出了“合適”的產品。